作者:ITValue 吳以四|文 / 日期:2011-03-28
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城商行聯盟)副總經理黃鑫最近一直非常忙碌,山東城商行聯盟成立3年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正處于關鍵階段——在完成了先期4家銀行接入聯盟統一建設的核心業務系統之后,黃鑫要帶領IT團隊在2011年打一場攻堅戰,在這一年內完成核心業務系統接入的大部分工作。
不錯,在黃鑫看來,隨著核心業務系統的逐步落地,山東城商行聯盟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
3年前的2008年3月6日,銀監會正式批準同意籌建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有限責任公司。至此,德國儲蓄銀行當外援,山東省的14家城市商業銀行開始摸索一條全新的發展模式。
德國一共有489家儲蓄銀行,都是法人機構,平均每家規模在20億歐元左右,儲蓄銀行主要是為居民個人、中小企業和手工業主提供服務。通過搭建統一的后方服務支持平臺,各行付出很少的成本,即獲得了強有力的后方支持,服務功能十分完善。
長期以來,由于科技實力相對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商行競爭力的提升。從現實角度看,單憑一家城商行之力從事高端研發或將系統外包,所費財力龐大,并不劃算。因此,山東省內的14家城商行,也想復制德國儲蓄銀行的成功模式。參與山東城商行聯盟的14家城商行分別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山東城商行聯盟主要從事銀行IT系統和產品的開發和數據運營維護、支付結算及業務運營平臺服務、金融產品研發以及信息咨詢等業務,不經營銀行業務。
在國內,這是一種全新的城商行整合模式,即便有德國儲蓄銀行這個“洋外教”,但是當與國內具體的金融環境進行結合,“洋外教”的很多做法根本無法照搬。“成立之初,我們只是知道要做成德國儲蓄銀行的模式,但是究竟如何做,還得不斷摸索,創新性事物的產生,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摸索,這正是我們一直以來最大的挑戰。”黃鑫說。
山東城商行聯盟采取了“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首先,由德國儲蓄銀行提供技術合作,先將合作聯盟組建起來,全面推進統一IT系統平臺的規劃與建設;其次,陸續承接各成員單位的教育培訓、產品研發、戰略研究、信息咨詢等后方服務職能,滿足成員單位的急迫需要;第三步,借助統一的IT系統平臺,逐步開辦一些延伸性的金融支持服務項目。
2009年初完成了核心業務系統的建設,同年11月齊商銀行率先接入,山東城商行聯盟邁出了第一步。2010年又完成了濰坊銀行、萊商銀行系統接入。讓黃鑫非常欣慰的是,山東城商行聯盟雖然仍處在探路階段,已經得到了業界的認可,2010年3月,陜西的長安銀行成為聯盟的第十五家股東,正式加入山東城商行聯盟,并在2010年完成了核心業務系統的接入。同時,山東城商行聯盟還在2010年實現了網上銀行和公務卡系統的共享。
經過3年的摸索,如今談起山東城商行聯盟未來的發展規劃,黃鑫已經底氣十足,“我們要構建一個區域性銀行的云計算共享服務中心”。在黃鑫看來,聯盟成立之初對IT系統建設方面的很多規劃和想法,與當前炙手可熱的云計算確實是不謀而合,雖然當前聯盟的模式還不能稱為云計算平臺,但是毫無疑問,云計算模式是聯盟未來的方向。山東城商行聯盟希望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平臺、應用服務,提升區域性銀行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強化信息安全建設,促進各區域性銀行的戰略轉型。
城商行聯盟的共享模式一種規模性的模式,加入的銀行越多,可發揮的作用就越大,資源的優化配置優勢更明顯,因此,山東城商行聯盟希望在未來不斷提升加入行的數量,隨著數量的不斷加大,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為聯盟內的銀行提供更高水平的IT系統和服務。“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我們會將管理系統、渠道類系統等也逐步納入共享中心。在統一共享的平臺基礎上,加強各行之間業務上的合作。”黃鑫。